社會辦醫
非公立醫療機構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不斷發展壯大。2009年,私營醫療機構數占醫療機構總數的36.06%,但床位數僅占床位總數的5.19%,而且非公立醫療機構仍然以小規模經營為主。社會資本舉辦發展醫療機構普遍面臨準入門檻高、經營壓力大、發展空間小、技術人才缺乏、監管機制不健全、社會氛圍不佳等困難和問題。
醫保定點最新消息: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據新華社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促進社會辦醫成規模、上水平發展,加快形成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格局。
促進社會辦醫的政策措施(摘要)
進一步放寬準入
●向社會公開公布舉辦醫療機構審批程序、審批主體和審批時限。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限。
●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類?漆t院和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加快社會辦中醫類機構發展。
●在符合規劃總量和結構的前提下,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和地點限制。
●不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等級、床位規模等作為確定配置大型設備的必要前置條件。
拓寬投融資渠道
●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范圍。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急救網絡,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并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獲得政府補償。
●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上市融資或發行債券。
促進資源流動和共享
●促進大型設備共建共享。探索以公建民營或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面向所有醫療機構開放。
●推進醫師多點執業。鼓勵和規范醫師在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之間流動,醫務人員在學術地位、職稱晉升、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不因多點執業受影響。
優化發展環境
●積極落實社會辦醫療機構各項稅收政策。
●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政策。不得將醫療機構所有制性質作為醫保定點的前置性條件。
●探索建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退出機制。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用記錄,依法推進信息公開并納入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對嚴重違規失信者依法采取一定期限內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