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凡持有在廣州市辦理廣東省居住證滿1年的來穗人員,可為其隨遷子女申請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根據其在廣州市穩定職業、穩定住所、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其中1個險種的年限等條件任何1項發生地所在區申請積分制入學,該區不能拒絕受理。
消息傳出,立即引起廣大外來務工人員關注。近3個月過去,這項政策實施情況如何?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想讓孩子在自己身邊上學,但對積分入學政策了解不多,而且廣州各區的積分入學政策在來穗人員需具備的條件尤其是關鍵的加分項目等方面,“因區而異”,令不少人感到不適應。
廣州多區為來穗人員子女提供學位
比起2016年廣州積分入戶6000個指標,今年各區積分入學的數據或許會更令家有兒女的來穗人員眼前一亮。
近日,記者從一些區的相關部門了解到,2016年增城區共有4113名來穗人員子女通過積分入學被該區各鎮街中小學校錄取,其中小學一年級錄取2062人,初中一年級錄取2051人。該區今年所有初中均拿出了部分學位用于積分入學,除少數小學學位不足外,其他大部分小學也有積分學位。
在番禺區,今年用于積分入學的小學學位有1113個,初中學位有826個,也就是說,共有1939名來穗人員子女入讀公辦中小學的一年級,比去年1865個學位增加了70多個學位。加上小區配套學校、政策性照顧入學等其他入學渠道,今年該區非本地戶籍免費入學人數達到4400多人。自2010年實施積分入學以來,截至2015學年,該區為來穗人員子女提供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費學位累計超過2.1萬個。
南沙區今年也有超過2000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通過積分入學就讀公辦學校。其中,東涌鎮共有1216名符合資格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報名積分入學,通過南沙區積分入學和東涌鎮企業優惠入學就讀公辦學校的人數分別達到672人、130人,南沙區的相關學校為此增加了7個教學班,新增學位320個。
在海珠區,今年共有27所中小學提供710個積分入學學位,最終有516人通過審核獲得學位。自2013年至今,該區已有1282名來穗適齡兒童通過積分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每年入學數據均有所遞增。
而在同樣是從2013年起就實施積分入學的越秀區,今年有113名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獲得入讀公辦小學一年級的資格。
目前還有天河區等區暫未實施積分制入學。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天河區相關部門曾發公告稱,因相關原則和條件均不明確等原因,今年天河區暫不實施積分入學工作。不過,該區來穗人員子女明年或有望申請積分入學。
廣州各區對必備4項條件要求各異
從以上數據來看,積分入學形勢不斷向好,但記者走訪發現,廣州各區的具體實施方案不盡相同,“因區而異”,各區對“居住年限”、“就業”、“參加社保”、“計劃生育”4項外來務工人員申請時必備的條件各有詳細要求,新廣州人為子女申請積分入學時頗感困惑。
記者從番禺區相關部門的官網了解到,非廣州市戶籍(不含港、澳、臺地區)、在番禺區居住并辦理有效居(暫)住證、在廣州地區就業、在廣州社會保險系統繳納社會保險、在番禺區計生部門辦理了計生登記手續的務工人員,其子女可申請積分入學。
與之相比,海珠區的政策有所不同。2016年海珠區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申請積分入學的相關方案,不僅明確“對象范圍”是“在海珠區有穩定職業、穩定住所、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來穗人員子女,而且對申請人的父(單方)或母(單方)的4個必備條件進一步要求:連續持有效的廣東省居住證滿5年,且在該區具有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居住滿5年;在該區有合法穩定職業連續滿5年;在廣州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均連續滿5年;沒有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申請人屬于政策內生育。
相比之下,番禺區對相關條件沒有類似“滿5年”的年限要求,不過如果同時滿足多個“滿5年”條件,來穗人員子女可參與第一批優先批次積分,優先獲得學位分配。
而在積分入學的“積分項目”上,各區在積分的項目多少、最高分數等方面的差別更大。
在海珠區,積分項分“申請人戶籍”(農業戶籍積7分)、父母居住年限(上限15分)、父母參加社會保險(上限25分)、父母投資企業或繳納個人所得稅(上限10分)、家庭房產(上限8分)、“申請人或其父母獲得廣州市見義勇為獎”(積10分,不累計)等6項,最高總分75分。
番禺區的積分條件和標準則分為計劃生育(最高40分)、居住年限(最高35分)、就業(最高25分)、參加社保(最高30分)、技能職稱(最高25分)、納稅情況(最高20分)、住房保障(最高25分)、加分獎勵(最高50分)8大項數十個小項。比如,計劃生育中的“符合計生政策,無政策外生育”一項即可積30分,即使“監護人有超生行為,但入學申請人為政策內生育”或“入學申請人為政策外生育,已繳納完畢社會撫養費”,仍可分別得15分。在“技能職稱”積分項中,大學本科學歷可積20分。琳瑯滿目的積分項,使最高總得分也水漲船高,達到250分之多。
存在“區”別的還有“填報志愿”。海珠區今年明確申請人只能選定“1所”公辦試點學校參加積分排序。番禺區的申請人在選定申請入學地后,可在該轄區內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填報“1—4個”志愿學校。
專家: 市級部門 應協調統一基礎條件
對于未來廣州市各區將全面推行積分入學制度,戶籍制度專家、戶口網負責人余梁認為,目前各區積分入學必備基礎條件不一致,而且各區的處理流程也不一樣。在市一級的層面,有必要也有義務進行協調,統一這些基礎條件。此外,一些流程上的操作也有待斟酌。
余梁舉例說,目前申請者在番禺區辦理積分入學起碼要跑三趟,分別是領表、交材料和現場審核。而目前積分入戶的做法是,填寫表格和交材料都可以在網上進行,市民不必來回奔波。如果未來全市要全面推進積分入學,就應該由市一級的部門對流程進行修改。
此外,余梁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也要充分征詢民意,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做好對市民的宣傳,讓市民保持知情。比如,歷年來,廣州各區都有入圍了但最終沒有就讀的名額,而且多數區沒有公布這些名額的最終去向,從公平性的角度說,應該公開補錄名額和流程。
“這一項政策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和保持公平性。”余梁告訴記者,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增加積分入學的學位,就會影響整體學位分配情況。目前學位分配的排序是戶籍居民優先,其次是小區配套學位照顧本小區業主,第三是政策性照顧的人群,然后是居住證登記滿5年的人群,最后才是積分入學的人群。所以,政府重視積分入學的政策,也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廣州積分入學“區”別不小 加分項或繁或簡迷人眼
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南涌小學約有300名外來人員子弟學生,部分學生正在操場上運動。
過來人說
“女兒兒子努力學習,媽媽努力積分”
湖南人李慧在番禺區從事珠寶設計,她通過積分入學讓兩個小孩讀上了公辦小學。說起成功的經驗,李慧坦言“自己是步步為營,從小孩上幼兒園就關注積分入學,為此通過不斷考證、不間斷交社保、辦理居住證等方法獲得積分”。
李慧的女兒今年上小學六年級,在2010年番禺區首次推出積分入學時就獲得了入讀資格。而她的兒子去年入讀沙灣實驗小學一年級。“積分入學拼的是運氣、職稱、納稅,為了讓小孩入讀公辦學校,我不斷考證,拿到高級首飾設計師職稱,參加競賽獲獎,還獻血、做義工、考過保育員,只要能積分都去嘗試。我曾對小孩說,你們努力學習,我努力積分。”李慧說,她從2007年開始辦理暫住證,至今沒有間斷過,此外,通過考證、納稅,她已經積到200多分,因此子女入讀公辦學校的難度不大。
“連續5年辦理居住證的人申請子女積分入學可優先,我有個朋友,因為之前辦理居住證間斷了,結果孩子積分入學沒成功。看到我為子女辦理積分入學成功后,有很多人向我咨詢。”說起積分入學,李慧稱親身感受到現在辦理積分入學比以前規范很多。“比如以前需要去稅務局打完稅證明,還有很多證件要去現場排隊、打印,現在有一臺電腦就搞掂了,全部可在網上辦理。而且女兒入學時沒有志愿可選,兒子入學時有4個志愿可選”。
“我剛來廣州時沒想在這里常住下去,因為小孩讀書是個大難題,但是我的兩個小孩在這里出生,再回老家(上學)也不習慣。有了積分入學的政策,可以通過努力去解決小孩讀書的問題,對于在廣州打拼的外來人員來說,少了‘人在異鄉’的感覺,多了一份歸屬感。”李慧說。
“孩子申辦成功,我感覺沒白來廣州”
湖北人黃斌來廣州20年了,租住在番禺區。今年他的女兒通過積分入學,入讀洛城中學初中一年級。“還好我沒放棄,一天都沒斷過居住證和社保,這次女兒能入讀洛城中學,我們一家人太開心了。”黃斌說。
黃斌說,在女兒讀小學的年齡時,他不關注積分入學,結果女兒沒有入讀公辦學校。“后來一直堅持辦居住證,到今年我的分數是180多分,不算高分,此前對女兒能不能積分入學心里沒底,因此就做了兩手準備。我們在清遠買了房,戶口也遷至清遠,萬一孩子在番禺讀不上初中,就到清遠入讀。當時上網填了資料,可后來結果出來沒有通知我,我就打電話去問,又跑到北片教育中心,一問,原來我們漏填了申請的學校。因此又趕緊重新填寫申請,等到通知我們(女兒)可以入讀洛城中學,簡直就像中大獎一樣高興。”黃斌說。
“我今年45歲了,在廣州這么多年,如果到最后小孩還要被送回老家讀書,就覺得對不起她。現在她入讀公辦初中,我覺得來廣州不虛此行。”黃斌說。
“過程好像坐過山車,忙得焦頭爛額”
說起給小孩辦理積分入學的過程,阿丘(化名)和太太用“坐過山車”來形容。兩夫妻5年前來廣州做生意,家住番禺區,今年小孩已經到了讀小學的年齡,兩夫妻從去年底開始籌劃積分入學的準備工作,有時候為了一份證明,要在幾個部門之間來回跑。本來工作就很忙,每次辦事都要卡準時間,排隊時間長了就開始擔心耽誤其他事情……回想起當初那段日子,阿丘說了4個字——“焦頭爛額”。
事實上,阿丘在積極準備積分入學的同時,也做了其他準備。“有不少熱心的朋友推薦了幾所民辦學校。”阿丘告訴記者,由于對成功積分入學沒有信心,所以他和太太又擠出時間,去朋友推薦的民辦學校看環境、咨詢入學流程。
阿丘說,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他發現從分數上看自己還挺有優勢,所以還是以積分入學為首要目標。填志愿后不久,番禺區積分入學的入圍名單就公示了。阿丘回憶,看到名單時他是“脊骨發涼”——由于積分排名比較靠后,他的小孩錯失了第一志愿,心儀的學校沒選上,入圍的學校雖然也在小區附近,可是阿丘完全沒有去那里看過。讓孩子上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第二志愿公辦小學還是去民辦學校?阿丘和太太為此失眠了好幾個晚上,“感覺自己對不住孩子”。
“讀小學可以說是小孩(學業)的第一步,這一步太關鍵了,我們都不敢輕易做決定。”阿丘告訴記者,為了了解入圍小學的情況,他又輾轉咨詢了好幾個朋友。最終,阿丘和太太還是為小孩選擇了積分入學第二志愿的那所公辦小學。“還是對公辦小學更有信心吧。”阿丘嘆了一口氣說。
提醒
了解清楚相關政策 再去辦理積分入學
在申請積分入學的過程中,申請人會遇到哪些問題?記者從番禺區了解到,目前主要問題集中在來穗人員對相關政策了解得不透徹、對申請流程不熟悉、對自身的辦證情況不太了解,甚至對所申請的學校也不了解等方面。
“不了解政策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問題。”廣州市廣仁來穗人員服務中心社工楊進告訴記者,今年他就遇到過未做足準備工作的家長。“比如,給孩子填報的學校,因積分不夠去不了,(積分)只夠進一所沒了解過的公校,又不想讓孩子去,結果花錢去了他認為合適的(民辦)學校。”他說,由于廣州各區積分入學的相關政策和積分標準不大一樣,來穗人員及家庭最好提前了解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
今年,增城區部分家長由于未按照政策要求辦理相關證件,也造成部分積分項目不能進行積分。原來,在辦理積分項“居住條件”的相關材料時,有些租住在該區的來穗人員未能提供《租賃備案說明》,導致該項沒有積分。增城區有關部門負責人稱:“部分人存在誤區,簽訂合同和居委會工作人員上門家訪都不等同于備案,而是應該帶著相關資料到出租屋管理中心取得《租賃備案說明》,才可以參與該項目的積分。”記者了解到,該區2017積分入學政策需等到明年3月、4月才能確定,明年用于積分入戶的學位則要到明年4月、5月才能確定。
我們從海珠區有關部門了解到,根據廣州市政府于今年11月最新出臺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意見,該區擬在確保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學位的基礎上增加用于招收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學位計劃,預計明年4月將向社會公布修訂后的積分入學政策,建議來穗人員密切關注海珠區教育信息網。
|